妆的事,正说着,一抬头隔着窗子又瞅见了她。

这些天,她经常在二姐这和三姑娘院子里看到秦家媳妇的身影,她是冯娘子的人,以前八百年也不来这一次,最近像发了邪似的,来的很勤。

梁堇坐在掉漆的凳上,手上推着碾子在碾做菜使的香料,闻言站起来也朝窗外瞅了一眼,随后又坐了下来。

这秦家媳妇是有些不对劲,昨日来她灶屋讨盏水喝,说了一顿闲话,说以前和她娘同在冯家的时候,关系有多好,又问她都会做些什麽菜。

前日来她这,又问三姑娘喜欢什麽花样,她要给她做汗巾子……这样的事不应该问三姑娘屋里伺候的丫头吗,她们晓得,何故来问她一个在灶屋里的人。

梁堇心里其实隐隐绰绰有了答案,秦家媳妇不会是看上了她?三姑娘才十二岁,再过些日子,便要相看了。

北宋律法规定,男子年十五,女子年十三以上就能婚配,但实际上,北宋人这般早婚的是极少数。

大多都是等女子十五六岁,再晚些,十八九岁也使得,要是二十多岁未嫁人,会被人说成是老姑娘,婚事挑不到上等,只有中等和下等,保不齐还会被家人嫁给中年男子做填房。

所以梁堇能想到秦家媳妇打自己的主意,也不足为奇,胡娘子那的薛嫂,她家的女儿比她还小一岁,去年和下人院江大娘家的二儿子订下了婚事。

梁堇让香豆先回去,香豆在这,秦家媳妇不好进来和她唠家常。

果然,香豆前脚刚走,秦家媳妇后脚就进来了,“二姐,做活呐?”她笑的很是亲热,拿眼瞅梁堇,要不是怕吓到她,恨不得一口一个我的好女儿。

心里对她的喜爱,多的不能再多,见她说话都不忘做活,心里暗道:这样会手艺又勤快的人去哪寻?

她哥儿喜欢张妈妈家的秀珠,也不知什麽时候见过她,可人家在元娘院子里伺候,是个心气高的,哪能瞧得上他。

教她说,不如眼前这个二姐好,娶回家,不仅会手艺,还能伺候他,这是实打实的好处,况且二姐的前程,虽比不上跟着元娘的秀珠,但她跟着三姑娘,以后是要当灶房娘子的,也不算差。

二姐什麽都好,唯独刁妈妈是她娘,这一点让秦家媳妇回到家里,不知和她那口子抱怨了多少次,

章节目录